即時報導114.10.03
- 發布日期:114-10-03
- 更新日期:114-10-03
- 發布單位: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
114.10.02 空勘
陽明交大防災中心李國維博士與行政院李顧問孟諺、林保署廖副署長一光、花蓮分署黃分署長群策及協力團隊,搭乘空勤總隊直升機,前往馬太鞍溪堰塞湖現勘


空勘後潰壩風險檢討
•溢流潰決機率低
•堰塞湖潰決後溢流口下切速率已減緩
•10/2空勘顯示目前穩定溢流,沒有急遽下切引致再次潰決之跡象
•堰塞湖潰決後溢流口下切速率已減緩
•10/2空勘顯示目前穩定溢流,沒有急遽下切引致再次潰決之跡象

邊坡整體破壞機率低、局部崩滑機率高
- 溢流口:溢流後的新流路坡度逐漸趨緩,陽明交大採羅吉斯迴歸評估天然壩溢流潰決機率降低為18%(9/23之前為 81%),研判往後溢流沖刷下切之速率與增量會大幅降低,可望降低洪峰流量
- 溢流口下游兩側邊坡:新流路下切壩體造成兩側邊坡地形高陡,局部破壞機率高,未來可能再次阻塞流路,規模視降雨量、流路下切速度而定
- 管湧破壞機率:暫無發生條件
致災風險評估
- 溢流沖刷潰壩風險低,應評估溢流口下游沖刷可能造成兩側邊坡崩塌、阻塞河道風險
- 若溢流口阻塞,一天可蓄積約50~100萬噸之水量
- 大部分的堰塞湖在一天內就會潰決,100萬噸的水量約略造成下游水位上升1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