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實績

返回

時域反射監測與檢測技術應用示範計畫

由於全球氣候變遷,台灣地區近幾年之極端降雨事件發生頻繁,因而使得山區、道路與社區邊坡常發生地滑災害,且結構物、擋土牆損毀等情況日益嚴重,大幅影響災害地區之百姓生命財產。如1997年之林肯大郡事件,假使能透過相關監測方法以提供初期警示,輔以工程手段,必能減少人命財產損失。因而建立完善邊坡及擋土結構物監測技術將是未來災害預防與防治重要課題。

時域反射法(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監測技術在近幾年有重要的發展,利用纜線雷達(Cable radar)的概念,配合不同的導波器設計,可延伸監測許多與地滑相關的物理參數,包括土壤含水量、地層錯動變形、地下水位與孔隙水壓、位移、沖刷與淤積等,其中TDR地層錯動監測於廬山地滑區相關計畫已有顯著的成功案例。基於本團隊研究成果與現場實務經驗,本研究目的將提供一TDR地滑錯動自動化監測與預警標準程序建立,以訂定TDR在地滑錯動監測之程序標準化,並考慮後續自動分析程序智慧化,完備地滑錯動警示機制。目前本計畫已初步完成安裝與警示標準程序建議,並於九份地區安裝兩處TDR地滑監測,提供驗證分析。預計本研發成果,可輔助改善現有地滑監測技術於預警啟動上的限制,減緩地滑災害之影響程度。

另外,地滑區邊坡穩定工程常用之土釘或檔土牆方法,對於土釘之埋設長度、基樁長度以及檔土牆基礎尺寸,目前仍尚無有效之工程品質檢測方法。為了提高相關地滑災害預警的效能及提供避災警戒,本計畫初步提出土釘之埋設長度檢測方法、土釘之回填品質初步驗證建議,以及基礎尺寸檢測方法,並配合四處工程案例,實際驗證其可行性,建議可於後續增加個別案例分析,彙整TDR工程品質檢測經驗,藉以提供相關法規研擬參考。

 

99I539(99.8.31~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