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實績

返回

洪水預報模式參數檢定與警戒水位檢討與訂定(1/2)

台灣河川平均約3-5年即受到大規模洪水侵襲,造成河床斷面明顯改變,加上近年來氣候變遷影響,降雨特性明顯改變,使得洪水上漲速率有明顯增加趨勢。因此,每年汛期結束後,水利署須對該年度流域之水文事件進行評估,作為隔年度警戒水位公告之參考。

警戒水位之訂修有其基本之假設與限制,隨著自然及人為環境之變遷,有必要定期檢討與訂修各河川之警戒水位。今年度計畫成果摘述如下:

1. 利用今年汛期期間之蘇力、潭美、康芮、830豪雨、天兔、菲特等水文事件進行警戒水位檢視、計算與檢核等工作,並根據檢核結果提出103年警戒水位建議值,作為明年警戒水位公告之參考。相關資料如摘表1所示,為歷年警戒水位公告值及103年建議值。此外,亦針對中央管河川10處、新設置水位站進行警戒水位訂定,相關成果亦納入上述表格中,供各河川局參考使用。

2. 對中央管區域排水水位站警戒水位進行檢視、比較、計算與檢核,根據今年颱風場次檢核結果,一級警戒水位仍可適用,不進行調整,相關檢核結果於第四章說明。

3. 提供完成SOBEK水文、水理模式檢定後之流域專案檔給水利署協力單位進行銜接,於明年汛期期間可於FEWS-TAIWAN平台使用。

4. 為落實中央管河川與區域排水警戒水位相關訂定技術移轉,除編撰各河川局水文、水理操作使用手冊外,並至河川局培訓一、二位工程人員對水文、水理模式進行安裝與操作,第一年度選定第一、第五、第六、第八、第十河川局為對象,藉以達到技術移轉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