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實績

返回

石化廢水薄膜生物反應器薄膜堵塞之研究計畫書

薄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雖因可提高活性污泥濃度、並透過薄膜分離有效增進處理水質而大量使用在水處理及回收上,但是薄膜堵塞也是業界及學術界一直頭痛的問題。特別是應用在工業廢水處理之MBR系統,由於處理成分複雜、變化大,在實務上遠較用於一般生活污水之MBR系統具挑戰性。雖然文獻中曾有處理生活污水之MBR薄膜系統使用壽命可超過十年之例子(如加拿大之Thetis Lake Trailer Park及英國之Porlock),但是根據廠商在台灣實廠運轉之本土經驗,目前商業MBR薄膜在正常使用狀況下約可使用5年左右。而薄膜使用期間愈久,產生不可逆堵塞機會逐漸增加,需藥洗之頻率也隨之增加,因此薄膜壽命自然減少。此非全然為操作者或薄膜製造廠商之問題,實為工業廢水之MBR系統本身長期處在極端(酸或鹼)、又富含難分解之特化品的水質環境下,在操作、清洗及維護各方面均須要具備更多之知識及研擬適當對策。過去在實驗室小型MBR系統研究,一方面無法做到長達一年以上的監控,另一方面無法完全反映實際工業廢水複雜之變化,雖可模擬MBR對特定污染物之去除效果或探討生物分解等學理機制,但是對於業界最關心堵塞問題之對策,可提供之參考極其有限。因此本計畫提出針對目前台灣使用MBR最具規模代表之石化廢水,作為長期研究其操作條件對實廠生物薄膜堵塞之影響及定期進行表面分析,以提高藥洗效率及避免浪費資源、減小對環境之危害,並創造知識經濟、協助廠商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