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地區地陷潛能與危險評估技術
台灣地區發生地層下陷之區域大多分布於西南沿海地區,其造成主要原因乃肇於不當之土地利用及水資源無法有效管制使用所致。由於地下水超抽導致台灣海岸地區相繼發生地層下陷現象,並因地勢沉陷衍生暴潮溢淹與水土資源永久性傷害等問題,使社會付出巨大成本。為有效防患地層下陷之潛在危機,除了持續進行長期性的系統性監測工作以掌握地層下陷動態外,對於嚴重地層下陷區與下陷潛勢區,亟需進一步建立地陷潛能與危險評估技術,以提供執行地層下陷區防護管理措施之參考。
「海岸地區地陷潛能與危險評估技術」研究計畫包括區域性地下水文平衡最佳推估模式、大區域分區分層地層下陷計算、地層下陷資料之地理資訊決策支援系統、以及地層下陷及地下水優化模式等四各研究子題。其最終目標係藉由地理資訊決策支援系統,整合其他三個模式,發展一套最佳地層下陷趨勢預測模式,以提供地層下陷潛勢區之判別方法及下陷量預測、海岸地區地層下陷區域排水及堤防危險程度評估、水資源利用與管理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