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實績

返回

101年度臺南市三爺溪及港尾溝溪區域排水水位警戒值研究分析

本計畫研究區域位於台南市三爺溪及港尾溝溪排水系統,傳統上區域排水以防止洪災、排除積水為主。隨著氣候變遷,短時間降雨集中且經常超過設計保護標準,故區域淹水事件仍難以避免。區域排水整治後,若遭逢降雨逕流超過設計保護標準及氣候異常狀況,其保全地區均有可能發生淹水。因此,藉由非工程手段之警戒水位、警戒雨量訂定,以供臺南市三爺溪及港尾溝溪排水淹水預警及應變作為之參據。本計畫相關研究成果如下:
1.於水文分析方面採用與以往規劃報告均採用對數皮爾遜III型分布推估研究區域內之各重現期降雨量,以24小時之10年重現期雨量為例,三爺溪排水97年規劃值為295.0mm,本次分析值為401.6mm;港尾溝溪排水96年規劃值為329.0mm,本次分析值為410.0mm,主要差異為考量98年莫拉克颱風事件降雨量之影響,使本次分析值相較於過去規劃報告採用值有顯著增加之情形。
2.根據二排水集水區各河段最易淹水之區域或排水瓶頸進行警戒水位訂定,其中,於三爺溪排水系統完成5處警戒水位訂定、港尾溝溪排水系統3處警戒水位訂定,成果如摘表1所示。
3.警戒水位訂定後,根據鯽潭橋、洋子下橋、五空橋與港尾溝台86線下橋等水位站歷史水位、雨量資料與雨型分析、集流時間與水位上漲之特性等綜合考量,藉由統計迴歸出水位與雨量關係式。可根據降雨情況預測未來1至3-4小時區域排水各水位站之水位情況,可供防災預警使用。
4.區域排水警戒雨量主要以排水沿岸之區里進行訂定,其方式係根據渠道水理、雨水下水道、淹水等模式配合雨量、雨型分析、區域排水水位站之水位設定進行模擬、分析與統計,完成永康區、仁德區、東區三爺溪排水沿岸18個里之警戒雨量訂定,與仁德區港尾溝溪排水沿岸5個里之警戒雨量訂定,結果如摘表2所述。
5.針對臺南市轄區內之三爺溪排水與港尾溝溪排水開發警戒雨量自動傳送系統。該系統針對二個區域排水,遇警戒雨量狀況時,將自動發出警告訊息通知特定人員,以便及時因應。此系統可動態收集最新資訊,並彙整換算出警戒指標值,當累積雨量加上預測雨量超過警戒指標值時,即自動發出電子信件通知指定人員,提醒防汛人員注意。
6.警戒雨量訂定完成後,建議市府於102年汛期期間進行測試與檢討,檢討完成後隔年再實際進行警戒區域之警戒訊息發佈,以符合實際狀況所需。此外,臺南市尚有多處區域排水,此研究方法與自動化展示系統,應可適用於其他區域排水集水區,供未來各里自主防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