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實績

返回

玉山國家公園玉山主峰線至八通關-東埔步道沿線之地形地質演變分析及解說資料調查規劃

一、研究緣起

    本計畫主要目的爲補充調查園區存在的主要地質構造與地質成因,並探討地形面的發育與變遷,之後,進行地質解說之規劃,期能使進入該路段的遊客除能欣賞自然之美外,更能夠對沿線的岩石種類、地質構造、地形特徵等景觀有其知性的瞭解,以更提昇玉山國家公園生態旅遊的品質及環境教育的目的。

二、方法及過程

    本次調查以玉山園區塔塔加登山口-玉山主峰-八通關-東埔之步道沿線,進行以下工作包括:(一)主要地形地質的深入調查與探討,包括地質景觀形成的因果關係及地質演變的過程等。(二)由野外露頭的第值資料及地形地質景觀,配合玉山國家公園所完成該路線的正射影像與飛行模擬,規劃3D立體場景之地質解說題材及地質解說摺頁內容;(三)規劃該路線主要解說地點及研擬解說牌幟內容。進行野外地質調查之前,擬蒐集調查區內的地形圖、地質圖及文獻、航空照片,地質災害等相關文獻,以供後續研究參考。並以航空照片,透過立體鏡進行補充地質現象判釋以提供野外地質調查及綜合研判參考。針對調查範圍內步道沿線則利用現有航空照片基本圖為底圖,並以上述地質分區,進行補充地質調查

三、重要發現

    本計劃於全線補充地質調查後共規劃了12個地質解說點,解說內容除對該處岩石種類及地質構造進行解說外,亦對可能之地形演變情形加以敘述;另外,所規劃之飛行模擬路線為二:一為自塔塔加鞍部出發,沿楠梓仙溪河谷由西向東飛行至玉山主峰。第二段模擬發行影片係自東埔出發,沿陳有蘭溪溪谷由西北向東南飛行至八通關草原。至八通關草原後轉向,沿西南方向之荖蕽溪谷而至玉山主峰。藉由3D場景的飛行模擬圖資與解說資料牌百口述相結合,提供玉山園區遊客中心整體性導覽與介紹該區域地質特性。使國家公園解說負有之社會教育使命與責任,讓遊客獲得知性傳達,珍愛國家公園園區自然景觀與生態環境以達成保育的目標。

四、主要建議事項

 

    本調查工作主要針對玉山登山步道及八通關古道沿線發生崩塌及潛在崩塌地區之破壞機制做一探討,並提出改善方案以供玉山管理處作為整治之參考。玉山登山步道經調查結果,除了於塔塔加登山口至0.5k段可見到原始的陳有蘭溪斷層引起之崩塌地有繼續擴大,影響到登山步道外,其餘路段未見較大規模坍方。八通關沿線較需處理之路段為 (1)父子斷崖路段 (2)小高繞路段(八通關古道於里程5.0k附近) (3)觀高坪往八通關步道1.0k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