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實績

返回

石門水庫集水區泥砂推估與處置綜合評析計畫-河床質取樣分析、河道泥砂運移模式建置委辦費

石門水庫巴陵防砂壩設計容量達10,470,000立方公尺,自民國六十六年啟用以來,有效攔截上游崩塌地來砂,具有提高石門水庫使用壽命的功能。該壩因使用已超過30年,且經韋帕颱風帶來的豪雨而損毀,水利署現已規劃包括「損毀巴陵壩之處置方案」、「巴陵壩上、下游構造物安全檢查方案」、「提升清淤能力」、「上游加強水土保持工作減淤」、「強化利用水庫水力排淤」等計畫案,並於巴陵防砂壩損毀後即進行榮華壩、義興壩之壩體安全評估,亦同時進行河道變遷測量及底床質量測工作,以上計畫分屬不同單位執行,有必要成立一專案計畫整合上述工作並提供專業建議,以補強單一計畫或規劃案不能全面兼顧的缺漏。 本計畫執行內容包含基本資料蒐集與調查、河道泥砂運移數值模擬及評估、水庫集水區泥砂收支情形、泥砂暫置(含集水區土置廠及預拌混凝土廠設置規劃評估等方案)與清移整體綜合評估、巴陵防砂壩損毀後續計畫總理、成果整合、專業諮詢與提供具體改善建議以及資料綜整與查詢展示系統,內含綜整經理型性質,工作有其急迫及時效性,將整合與石門水庫集水區相關已執行及執行中之計畫,其工作項目共有五項,並以兩個年度執行,第一工作項目為基本資料蒐集、調查與分析;第二工作項目為河道泥砂運移模擬與分析:建立陡緩坡混合河道動床數模,並應用於巴陵壩損毀後淤積丘之運移及上下游河道沖淤之模擬分析,範圍為秀巒壩至義興壩間,約53km之主河道。第三工作項目為水庫集水區泥砂收支情形、泥砂暫置(含集水區土置廠及預拌混凝土廠設置評估等方案)與清移整體綜合評估,範圍為榮華壩以上至秀巒壩之腹地區域;第四工作項目為巴陵壩損毀後續計畫總理、成果整合與專業諮詢;第五工作項目為建置資料綜整與查詢展示系統:(1)資訊彙整及交換平台:統整上述之計畫內容建置重要資訊資料庫,利於北水局掌握所有相關之計畫內容;(2)查詢展示:針對前述資訊交換平台之資料庫內容,建立易於查詢、展示及加值應用之介面,利於檢視相關計畫內容,並據以評估各項計畫之執行成效(配合相關計畫執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