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應用研究
整合應用研究
- 發布日期:114-01-14
- 更新日期:114-01-14
- 發布單位: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
區域排水警戒雨量之訂定與應用
區域排水警戒雨量之訂定與應用

警戒雨量訂定為易淹水地區因河川外水位與前期降雨之影響下,並藉由即時觀測雨量站與 QPESUMS 預測雨量配合,預測未來 1-2 小時內之降雨,可能造成村、里內建築物與道路出現積(淹)水情況,當地居民應採取防範措施,以減少因積(淹)水所造成之損失,此時段內之降雨量稱為警戒雨量。本中心研究團隊所研擬出之警戒雨量若能在淹水前多爭取有限的救災時間,則耗費的人力與物力將可降低,且救災困難度亦會降低。
右方圖片展示了水文與水理資料蒐集及模式建模的過程,涵蓋了河川局、水規所、內政部、營建署、水利署及縣市政府等多個機構的合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右方圖片展示了水文與水理資料蒐集及模式建模的過程,涵蓋了河川局、水規所、內政部、營建署、水利署及縣市政府等多個機構的合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 基本資料蒐集:蒐集河川斷面資料、數值高程模型(DEM)、數值表面模型(DSM)、土地利用資料、降雨資料及歷史豪雨與颱洪事件資料。
- 模式建模:建立水文與水理模型,包括雨水下水道漫地流模式,並進行驗證。
- 警戒系統與預警機制:模擬歷史事件,設定警戒雨量及預警時間,預測淹水深度與淹水面積,最終訂定區域排水分級警戒量

上方為區域排水降雨逕流與淹水模擬圖,其表示某特定區域的水深模擬結果。顏色範圍從淺藍色(表示水深較小)到深藍色(表示水深較大),涵蓋了0.10米到超過2.40米的水深。
相關圖片: